自动化设备
时间: 2024-06-20 19:44:19 | 作者: 弯线机
当前,SLM激光铺粉金属3D打印技术已慢慢的变多的应用到工业生产中,而电弧增材技术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无论是何种工艺,金属3D打印技术的成型尺寸一直是制约该技术能够应用到何种程度的主要的因素。对于大制造商来说,大规模提高制造效率和能够打印各种规格尺寸零件是提高制造总实力的重要保障。
对SLM铺粉技术来说,我们已看到了头部的几家企业均开发出了覆盖各种打印尺寸的设备,而对近两年开始受到关注的电弧增材技术,同样如此。实际上,电弧增材技术大有复制SLM成功之路的态势。
作为电弧增材厂商,融速科技在两年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了从零到一、到多的全系列新产品布局,为后续研发提供了强劲动力。该公司于2020年正式运营,作为中国领先的金属送丝增材装备和服务提供商,聚焦前沿电弧增材技术,研发AMtwin™数字孪生平台(工艺控制监测与分析系统),利用高效铝合金气孔抑制技术,赋能用户实现生产超自动化,为航空航天、船舶重工、石油器械、水电、科研院所等领域提供优质的智能增材制造解决方案和专业的售前、售后服务。
3D打印技术参考注意到,融速科技目前已成功研发覆盖多类应用场景的电弧增材设备,分别为 面向全自动化工业生产的S2系列、面向数字化研发的科研系列T1,以及全面推动航天科技的未来制造系列R1。
近日,融速科技发布了新新一代面向自动化生产的电弧增材平台AMmake S2系列,其中Mega版本配备6米超大成型仓,如同Relativity Space一样可打印大尺寸零件,可在短时间内实现大、中、小型复杂结构的零部件打印及批量生产,在航空航天、船舶重工、石油器械、核电水电、科研院所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AMmake S2系列的发布在增强公司增材装备规模的同时,融速科技也完成了电弧增材的全系列新产品矩阵。
AMmake S2系列获得了全新升级,拥有三种尺寸选择。变位机打印尺寸最小为Φ1200 x 1000mm,最大可达Φ2000 x 1500mm,达到成型效率与使用成本的优化匹配。
设备在空间设计上集成度高,结构尺寸紧凑,采用模块式一体化设备舱布局。为了扩大打印空间,S2系列采用变位机和机器人斜放设计,该系列Mega版本使用L形卷帘门设计,并布局双工位打印台,满足一个机械臂同时打印多个任务。同时可按照每个客户需求, 在横向和纵向上进行拓展,灵活定制成型尺寸,成型仓最大可达6米。
相比于上一代装备,AMmake S2系列全新升级了脉冲全舱净化系统。升级后的脉冲全舱净化系统搭载专业的多滤芯设备,延长滤芯常规使用的寿命。同时利用PM2.5监控系统实时报警,自研AMpure ™ Pro舱内除尘升级技术,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和除尘效率,动态净化工作空气,远离有害粉尘,减少噪音污染,提升设备整体安全系数。
值得一提的是,AMmake S2系列打印头可匹配贝式导电嘴,通过两个可移动的分裂式尖端确保打印过程中100%一致接触,精准控制增材过程,延长焊枪的常规使用的寿命,增强工艺稳定性。该系列最小打印厚度低至2.2mm,瞬时沉积效率高达8kg/h,在保证零件质量的前提下,快速实现批量打印,降低后续加工成本,更贴合工业领域零件批量化生产的需求。
除了贝式导电嘴外,该系列配备了高动态HDR熔池摄像头,时刻观测熔池状态,还具有整体热成像监测系统,打印细节面向用户完全开放。该系列还采用了全自动控温和冷却系统,冷却效率高,提高沉积效率,满足全天候无人干预连续打印。
AMmake S2系列使用升级的全流程数据系统AMtwin™ Pro。通过增材设备数据采集功能,用户能实时查看设备状态、检测打印过程和各类数据。打印过程中实时监控关键质量参数的同时,还能提供故障检验测试、打印预警和异常提示。
该系统还支持多达13+种工艺数据一键导出功能:一键导出全流程工艺可编辑数据,一键生成全流程工艺延迟视频,一键预览打印过程孪生仿真,满足二次开发需求。
其中,AMmake T1在安全性、可操作性上的设计(多种工艺数据一键导出、AMtwin™系统、AMpure™舱内除尘技术、270度广阔观察视角、小尺寸和滚轮的结合)考虑科研的实际问题,更贴合科研分析、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操作,成为科研机构和高校的首选,并在2023 TCT Asia首次亮相,获得观众一致好评。
航天专用大尺寸增减一体装备AMmake R1的整体高度为8.5m,设计可打印直径4.6m,可打印高度6m,可保证超大尺寸打印,达到10倍于传统工艺的制造速度,实现短至30天的交付周期。
据了解,除了电弧增材设备,融速科技还整合材料、结构、加工参数和功能,开发了24种选材工艺包,包括铝合金、碳钢、不锈钢、钛合金、镍基合金等24种牌号材料,并且根据不一样的材料匹配设备。此外,融速科学技术拥有全流程一体化的金属增材制造服务能力,已累计打印交付零部件约400件,共数千公斤。
融速科技总经理徐方达表示:“我们的金属增材制造团队同时展开电弧增材工艺及装备开发,以科研为基础,工业自动化应用为目标,一步一个脚印,保持初心,为电弧增材行业注入新活力。”
主编微信:2396747576(请注明身份); 硕博千人交流Q群:248112776;网址: